一、设计原理
非固化设计原理图
非固化复合防水层能很好地封闭基层的毛细孔洞和微细裂缝, 使基层具有一定的防水能力,当基层开裂拉伸防水层时, 由蠕变性防水材料形成的构造层次吸收了来自基层的应力,使应力不会传递给防水层,提高了防水层的可靠性并延长了防水层寿命。
(1)希望防水层永久粘附于混凝土基层上,不窜水、不脱落。
(2)防水层在使用过程中,老化、损伤破坏是难免的,其形态可以表是面粉化、也可以龟裂,但是就是不允许产生成片的块状剥落。那么局部的破坏、损伤影响就会被限制在很少的范围内。
(3)防水层成膜后呈弹塑性,成膜的抗拉强度要低于材料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成膜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还要低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潮湿状态下)。
二、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前期准备
施工工具准备
施工材料准备:非固化复合防水层材料选用一览表
基层要求:坚实、平整、干净、基本干燥,无明水
2、基层处理
抛丸施工(视基层情况)当基层起砂、脱皮、浮浆、蜂窝、麻面较多,基层应抛丸处理。
基层处理剂优选选用金拇指非固化复合防水系统配套基层处理剂,以提高复合防水层与基层的粘结性能,并有封闭砂浆基层的毛细孔,阻隔水蒸气渗透作用,参考用量约0.3kg/㎡。
基层处理剂辊涂施工图
(1)辊涂:先用辊筒以“之”字型涂刷,然后以垂直方向依次辊涂完善至不露底。
(2)喷涂:喷涂顺序为先难后易、先上后下,宜连续作业,多遍成膜、纵横交叉喷涂。
在非固化大面施工之前,应先按相关规范和设计要求在细部节点部位附加防水处理,附加防水层应优先选用500mm宽附专用配套材料。 细部节点附加层卷材粘贴完成并经检查质量合格后,即可进行大面卷材的试铺。大面卷材试铺前应在基层上弹基准线,确定卷材搭接位置,以控制卷材铺贴的方向和顺直美观。
2、非固化涂料刮涂(喷涂)施工
(1)施工用料依据:无论是机械喷涂还是人工刮涂,始终按照非固化材料用量:k/㎡(K材料用量系数取值按照产品说明要求),作为材料用量标准。
计划材料用量(Q)=材料用量系数(k)X 计划要求施工面积;
(2)电热脱桶器加热:应根据现场施工用电要求,非固化加热设备型号,连接加热设备。非固化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140-160℃之间;
(3)非固化加热完成后,10分钟内应使用完;
(4)如采用机械喷涂,应在大面喷涂前进行机械调试及试喷;
(1)非固化一遍成活;
(2)采用刮板(喷枪)均匀涂刷,不得有漏涂、堆积等缺陷;
(3)涂刷厚度1.2-2.0mm,材料用量每毫米不少于1.2kg/㎡;
(4)涂膜可进行下一道工序同步施工;
(5)如采用机械喷涂,应在大面喷涂前进行机械调试及试喷;
(1)施工人员站于卷材铺贴方向后方,将试铺好的卷材对准长、短方向搭接缝,向前滚展卷材,要求铺贴顺直、平整、无折皱;
(2)卷材搭接宽度应满足规范要求,自粘卷材搭接部位采用冷粘形式,并用压辊滚压;热熔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搭接部位采用热熔搭接,用专用喷枪烘烤上层卷材的底面和下层卷材的上表面,并随即用手持轧辊由内向外滚压,溢出的改性沥青胶结料宽度不少于5mm,并宜均匀顺直。矿物颗粒覆面的卷材搭接时必须清理干净搭接区域内的颗粒料。
卷材末端收头应采取机械固定,且收头部位均应用密封材料进行封闭,密封宽度不小于10mm。天沟、檐沟、无组织排水檐口、伸出屋面管道以及女儿墙为混凝土墙体时的防水,卷材的末端收头均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结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作防水处理。
防水层完成并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进行保护层的施工,对不能及时作保护层施工时,也应采取临时保护措施。
扫描二维码关注防水辅材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防水行业资讯,浏览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万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