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混凝土浇筑的房子,在混凝土浇筑成型的过程中,几乎不可能没有裂缝的形成,所以防水措施,就显得必不可少。
一般而言,可将需做防水的部位分为地下防水,屋面防水,厨卫及其他。其中最为主要的是地下防水,占到整体防水的49.4%,屋面防水占32.9%,厨卫防水约占17%,其他部分的防水约占0.6%。这些投入大量资源进行防水的部位,往往渗漏最为严重。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
防水作为建筑中重要的一环
与设计方式、材料质量、施工技术、
后期管理等因素息息相关
在建筑进行防水设计时,许多建设单位对防水的重要性缺乏清醒认识,在设计之初,就将防水的费用一减再减,防水工程占建筑的造价不到1%,而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防水工程造价占建筑的5%~10%,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房屋建筑的渗漏十分严重。
国外建筑防水观念已经在转变.即不是只考虑一次性工程造价.而是综合考虑防水工程造价和使用期,并且更加强调使用功能、年限的提高。如果选用使用期长的防水材料.那每年每平方米摊销下来的费用不是提高,而是降低。而在我国,还是一味的强调压缩防水成本,降低防水工程的造价。出现渗漏后,需要更高的成本进行维护。
在设计的过程中,薄弱的环节最易渗漏,以地下室底板和墙身交接处的阳角线位置为例,此处的结构混凝土都为尖角,防水施工又需分两次进行,在结构沉降的过程中,此部位受力最大,最容易被切裂而产生裂缝,因此在设计防水时,就需考虑到做加强处理。
施工方面,柔性防水(涂料)层的厚度需要达到要求,一般需涂刷2~3遍,需要使用足够分量的防水涂料才能达到设计的厚度,但大多数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往往偷工减料,在涂刷遍数及材料用量采取蒙混过关、能省就省的思路进行施工,导致防水层厚度远远达不到设计和验收规范的要求(验收规范要求:防水层最薄处的厚度不得少于设计要求厚度的80%)。
柔性防水层可选用的防水材料多种多样,每种防水材料的物理特性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因应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施工工艺,已最大限度的发挥防水材料的防水特性,起到防水层该有的作用。
贵不一定就是好的!
适合才是真的好!
结构基层没有处理好,也会导致防水层与结构层分离。铺贴防水层的基层表面应将尘土杂物清扫干净,表面残留的水泥浆硬ss块及突出部分应该清除干净,不得有空鼓、开裂、起砂的现象;施工时基层要干燥、平整,施工过程中要彻底排清防水层与结构层之间的空气,否则无法做到防水层与结构层粘合紧密,在底板变形时容易使柔性防水层与底板脱开,脱开结构的防水层又容易在地下水作用下鼓破,成为渗漏水的通路。
扫描二维码关注防水辅材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防水行业资讯,浏览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万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