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行业还有“金九银十”吗?涨价潮再度来袭!
“金九银十”,丰收的季节,也是防水行业准备大干一场的盈收时节。而今年的此刻,随着传统旺季的来临,原材料需求进一步扩大,伴随而来的是原材料价格一波又一波的上涨,防水行业怨声载道亦是此起彼伏。
进入2018年以来,SBS、PVC、环氧树脂、丙烯酸、甲苯、二甲苯等多种防水原材料迎来“集体涨价”风潮,沥青价格更是高居不下,监测数据显示,上周沥青价格已接近4100元/吨,创下多年以来的新高,有些地区甚至还达到了4200元/吨、4300元/吨。
原材料涨价已不是什么新鲜事,9月份前后,禹王集团、蜀羊防水、辽宁大禹、远大洪雨、双玉防水、中铁建、天津禹神等企业就已迫于原材料压力,纷纷发布涨价通知。雨中情集团更是今年以来第三次宣布涨价。但随着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防水企业的压力仍然在不断增大。有业内人士分析,同往次“涨价潮”一样,这次“涨价潮”过后,防水行业格局或将出现新变化,中小防水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行业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升,强者恒强,行业迎来一场重新“洗牌”。这个本应是销售旺季的“金九银十”,可能成为某些防水企业的“末日”。
而今年防水行业“金九银十”撞上的重击不仅仅是原材料涨价这一桩。在防水原材料涨价之风日盛的同时,整个防水行业乃至更大范围的企业所面临的环保压力也空*巨大。
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将重点区域范围从京津冀地区进一步扩大至长三角和汾渭平原,对于到2020年各项排放物总量控制指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环保风暴的席卷下,不合规的企业被陆续关停,大批工厂大门被迫关闭,环保督查组已经用行动证明,这次督察并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走过场,让工人、老板们提心吊胆的日子远远没有结束;
此外,在9月4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上,相关负责人透露,江苏今后3年将再关停环保不达标、安全隐患大的化工企业1000家。江苏省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江苏以后的化工项目申请“可能比登天还要难”。
这么说,你可能还感受不到这场环保风暴的猛烈程度,下面看一组数字,感受一下:
单就化工领域,江苏山东两省3500+企业关停,100+园区消失。
江苏明确截至2018年年底,计划关停2077家企业;到2020年,完成转移272家、升级4327家、重组696家化工企业;
今年3月,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表示,争取将化工园区缩减到100个以内,力争在现有基础上再关闭20%的化工企业。也就是说,山东50%化工园区将遭裁撤,超过1500家企业被关停......
尽管种种环保整治措施极少直接针对防水行业,但是它的广泛杀伤力也不容小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引发防水原材料及成品涨价潮的原因之一——但这层关系由于其隐秘性往往容易被忽视。
有业内人士指出,环保高压导致众多小企业关闭,必然影响到原材料的供应平衡,从而触发从上游到下游的产能被压缩的“多米诺效应”,因此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都不得已采用涨价的手段调控市场需求。
“小厂全关了当然要涨,基本所有商品都会上涨吧。”有评论人士如是说。无论如何,对于笼罩在涨价阴影当中和暴露在环保压力面前的防水行业,这个“金九银十”或将注定黯然失色。
原材料涨价何时休?环保整治之风会不会停歇?防水产品涨价之后又能否取得市场的谅解与接受……在这些问题得到正面积极的回答之前,对于防水企业和经销商来说,传统的“金九银十”的销售期待都将与压力共存。
那么,防水企业该何去何从?
首先,防水企业需要明白,所谓的“金九银十”,实际上是一个时间概念,不能保证各行业在这两个月都能交出满意的销售成绩单,它之所以被楼市用来形容每年一度销售旺季的通用语,是因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九月份和十月份是农业收获的季节,人们的手头比较充裕,而进入现代社会,九月份和十月份拥有国家的两个法定节假日,这段时间人们的消费心理比较松动,因此很多楼盘都会选择在这两个月开盘,构成了一个相对其他月份较高的购买率,从而促进“金九银十”现象的产生。
其次,在还没看明白市场形势的情况下,别再为了短期的销售目标,让团队去市场上拼杀得精疲力竭而难得有所收获。在这个时候,防水企业老板和管理层应该做的,是研究大的经济形势和市场形势,结合这些形势,打造适合未来发展的体系,制定公司未来的方向。
再者,随着消费者日渐趋向理性的消费态度,产品质量与口碑逐渐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焦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防水企业唯有修炼好内功,从产品、服务、口碑等环节做起,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真正做到以客户为品牌形象代言人的产品,才能在消费市场上屹立不倒,成为市场赢家。
扫描二维码关注防水辅材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防水行业资讯,浏览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万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