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办印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正式对外发布,2019年被定为“基层减负年”。中国如何破解“口号喊得震天响、行动起来轻飘飘”的形式主义问题,备受瞩目。
那么“基层减负年”对防水企业来说又将带来哪些积极影响呢?
2018年,《中国防水》在开展年度系列采访时接触到众多的防水企业家都谈到了一个问题,营商环境的重要性!中小企业在各种压力下求生存,尤其是当地职能部门的办事效率极大影响到这些企业发展。
某防水企业老总直言,当地主管单位“吃拿卡要”就算了,关键还是不办事,正常流程报上去,十天半月没个消息很正常……尤其是政府部门会议多,“开会”俩字基本是当地大小领导嘴边最多的理由。形式主义、官僚风气极大的拖延了防水企业的生存发展。
“基层减负年”的到来将“开会”这个借口打落尘埃。中办《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例如,在“着力解决文山会海反弹回潮的问题”方面,通知提出,从中央层面做起,层层大幅度精简文件和会议,确保发给县级以下的文件、召开的会议减少30%-50%;中央印发的政策性文件原则上不超过10页,地方和部门也要按此从严掌握,等等。
具体要求包括:少开会、开短会,开管用的会;严禁随意拔高会议规格、扩大会议规模;提倡合并开会、套开会议,多采用电视电话、网络视频会议等形式;进一步改革会议公文制度,选择一些地方和单位开展治理文山会海工作试点,等等。
给基层减负的目的还是要激发基层的工作积极性,点燃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推动实际工作,从而优化企业的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极大助力。近年来,河南项城、平舆、湖北石首等“防水之乡”都在大力建设防水产业园区,给予防水企业政策上的倾斜。
营商环境的好坏,只有企业最清楚。当地的环境、政策、服务直接影响资本的流向,反应到当地的就是招商工作的进展是否顺利。
日前,《中国防水》专访了平舆县人民政府县长赵峰,他表示,40年来防水产业一直是平舆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举全县之力为企业提供平台,包括规划的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等,极力优化平舆的营商环境。效果也是显著的,2018年,蓝翎环科、驼峰防水、建维网联等18家防水企业入驻平舆防水产业园区,其中蓝翎环科和驼峰防水项目已进入试生产,建维网联和天地源防水项目即将建成投产……
在不久前的新春团拜会上,石首市人民政府市长石必成也指出,2018年“石首防水”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卓宝科技总部强势回归,防水产业园新增6家企业,成功跻身“2018年中国建材园区20强”……
项城市委书记刘昌宇在今年的产业大会上明确要求,项城市直有关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我们相信,好的扶持政策会催生出更多的*质防水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练强企业内功才能快速提升防水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2019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也是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一年。在此背景下,中央明确提出解决形式主义,就是要中国的基层干部干实事,拿出高质量、高水平的决策,提高工作效率。但央出台好的政策文件,还需要权力运行的公开透明,要强化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
扫描二维码关注防水辅材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防水行业资讯,浏览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万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