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建筑物给人一种宏伟又别致的感觉,然而再亮眼的工程也离不开楼顶防水这一道工序。我国被世人称之为“基建狂魔”,为什么却一直无法有效解决楼顶防水呢?
1、防水确实很难做到100%可靠。水无孔不入,而屋顶又是多种材料构件复合而成的,有无数的工序环节和材料缺陷随时可能出问题。任何一个疏忽和不足就可能造成漏水。
一般楼顶防水会使用防水卷材,它是用合成的树脂或者是树胶为原料,然后在里面放入一些化学品,加工制作成的,这些材料和合成的纤维叠加起来制作成两层或者是更多层的片状的卷材。
从材料方面来说,很多工地用的材料都是非国标的材料,而且是甲方默认的,因为甲方也想节约成本,有些甲方自己购买的也是这些。还有就是设计原因,我们这有个工地的车库顶板上,本来是一层聚合物涂料防水+一层自粘防水卷材,设计非要改成聚合物涂料防水+一层SBS。SBS是需要高温把油脂烧出来,聚合物防水涂料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高的温度,比起白做好不了太多。正是由于防水材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施工的难度。
2、漏水是长期的威胁,而防水是越来越弱的防御。屋顶、卫生间、外墙等时时刻刻面临漏水的威胁,而且是长年累月的威胁。而无论什么样的防水技术都是随着时间越来越消耗越来越薄弱。所以这是一场此消彼长的斗争,如果缺乏合理的维护,防守一方总有一天会落败。
在进行防水施工的时候,还要提前几天了解天气状况,不能在低温下进行施工,我国南方夏天多雨,北方冬天低温时间长,都是制约我国防水施工的因素。
3、提高防水可靠度需要增加不少投资,而边际效益的增加却极少。例如,做一道防水,可能就能抵御90%的漏水风险。如果投入翻倍再增加一道防水,可能可靠度能提升到97%。如果想要提高到99%可能需要投入需要翻两番。这样看来,很多情况下选择做到90%就收手也就显得比较合理了。
防水企业是建筑行业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去年新冠疫情的笼罩下,全球经济都收到严重的打击,面对这样的大环境,许多中小型的防水企业面临破产,但是实力强劲且资金雄厚的防水企业依然大胆布局,豪掷重金在全国各地建立新厂房。所以能够把防水做到极致的企业还是少数。
4、短期责任与长期效益的问题。按照法规,防水工程质保期限是5年。既然无论怎么做防水的功能都是逐年减弱的,那么让投入的防水成本安然度过5年责任期而不是更长时间的考虑,也显得比较合理了。
我国南方雨季会增加防水工程的工作量,建筑物自然而然也会存在一些问题,一套房子一住就是几十年,防水也是伴随房子一辈子的工程。所以买房尽量还是买大企业的,大企业不一定就质量好,但是大部分小企业的质量意识更淡泊。
扫描二维码关注防水辅材网公众号
找项目,看防水行业资讯,浏览防水信息更方便
(目前已被2万人关注)